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内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企业新闻
红色印刷里的珍贵记忆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77年的华彩篇章
添加时间:2016-02-10 17:00:54      浏览次数:1607      作者:魏伟(《河北工人报》记者)  【 】  关闭窗口
本文选自2015年10月17日《河北工人报》
    在《梦溪笔谈》中曰: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段言简意赅的文字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自始至终都是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缘由。印刷业,亦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技艺传承的载体,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印刷一厂)作为我省印刷行业的“鼻祖”,在77年的成长变革历程中,屡经风雨洗礼、紧跟时代变迁、不断锐意改革,虽已“古稀之龄”却依旧朝气蓬勃,巍然屹立于我省印刷行业创新发展的潮头,续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华彩篇章!

神主毕升伴妙音  模糊岁月尚堪寻

印刷一厂位于保定市莲池区瑞祥大街,采访时正赶上修路,道路封闭了一半,人车通行凸显逼仄。记者驱车小心行驶,进入厂区后眼前豁然开朗,风景也陡变:老旧的红砖房夹杂于现代高楼之中,稍显古朴陈旧;五、六十年代建起的废弃锅炉房带着年代痕迹孤独耸立,无言诉说着历史沧桑;甬路两侧古树参天,绿荫如盖遮挡着初秋的艳阳;职工食堂也显露出上个世纪的风貌,高大房梁配水泥地面;先进的印刷机发出轰轰鸣响,偶有着工装的工人们出入穿行……厂区内漫步,总有这样混含着现代文明与历史轨迹的景致撞入视野,让人禁不住产生时空幻化的错觉,不知身处何处。回神细想,这大概就是印刷一厂经过岁月沉淀、浸染后所生发出的天然气质吧,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却又隐藏了无数值得追寻的故事……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印刷一厂1938910始建于任丘县陈王庄村,由新华印刷厂和抗战学社共同演变而来。工厂的诞生复杂而多变,却又在支持抗日战争宣传、打击日寇侵略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8910,《导报》社、印制《导报》的新华印刷厂、青塔书店、抗战学社同时挂牌宣告成立,印刷一厂雏形就此诞生。(插入图3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旧厂门)

当时的新华印刷厂主要任务是印刷报纸,有时也印刷党的文件和资料。全场职工100多人,厂内设有铸字、排字、铅印、零印、装订等工序,工人们每天除了拣字、排版外,还得摇机器轮子搞印刷,当时没有电,机器只能用手摇,摇动巨大的印刷机常常让工人们体力消耗很大。工人们在工作时,常常听到外面枪声阵阵、炮声隆隆。但大家只要想到能为抗日战争出力,浑身上下都充满干劲儿。耄耋之龄的离休干部何永安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仍感慨不断:抗日战争时期,职工们是真拼呀。吃糠咽菜、挨饿受冻都是小事,每个人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印刷一厂也开始了游击印刷、地下印刷的特殊时期。何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清晰记得民族存亡之际印刷企业职工不畏生死的顽强坚守。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印刷一厂度过了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沐浴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以百倍激情投入到企业建设中去,从建设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发展中期的成绩斐然,以不断自我突破之势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欣欣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迁入保定市后,印刷一厂曾经历数次更名,一次搬迁,每次调整都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潜能。195011月,河北人民出版社与印刷一厂合署办公,工厂更名为河北人民出版社印刷厂。此后,工厂更新设备,从上海引进技术人才,到1958年秋季,工厂停止对外承揽业务,全面承担印制河北省中小学课本和河北人民出版社本版图书的任务,印好课本成了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在离休干部张钢瑞家里, 88岁的张老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滔滔不绝,开始工厂印刷能力有限,绝大多数课本印不了,都是让北京、天津等地大型印刷厂代印。企业领导着急了,总这样可不行,得想办法呀。于是,1960年,经过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工厂与北京西四印刷厂合并,西四印刷厂130台印刷设备、219名职工都从北京迁来保定,企业规模壮大不少。据印刷一厂厂志记载,1966年,印刷一厂已经拥有制版、铅印、装订、胶印等6个生产车间,成为一个综合性印刷厂。全省50%的中小学课本印量都能独立完成。

1978124,印刷厂再次更名,厂名变更为河北新华印刷一厂。此间,印刷一厂还完成了一次搬迁,从保定南关搬到了原河北省体育专科学校旧址。

  搬进了新厂区,有了新厂名,伴随着改革开放清晰的号角声,印刷一厂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季节。

收获是在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改革中完成的。1985年,企业陆续实行厂长负责制、工资总额同上缴利税挂钩的承包经营制等,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试水,企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广开门路办三产,建立造纸厂、设立实业公司和附属加工厂等,企业效益节节攀升。有钱后,印刷一厂陆续引入国外先进设备扩大生产,到1995年,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制版2万块,照排1.5亿字,书刊印刷55万令,书刊装订65万令,承印了省内及天津、北京等30多家出版社的党政、科技、文艺书刊、商标广告等业务,1996年,印刷一厂有217种产品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优质产品,截至1998年年底,企业已成为拥有1400多名职工,6个生产车间,3个辅助车间,拥有国内外86台(套)先进设备的大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河北印刷业的翘楚。

20008月,印刷一厂标志性建筑印刷大厦正式投入使用,记者采访时看到,大楼历经风雨,有些墙面已斑驳,大厦早没了当年的恢弘气势。但记者仍能从总建筑面积33331.1平方米,建筑高度23.95米,可容纳制版、印刷、装订等各工序车间的文字简介中体味到大厦曾经的卓尔不凡。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印刷大厦可是当年我省同行业中数一数二的综合性建筑。如今,作为时代符号,它已成为职工们内心无法磨灭的记忆。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印刷一厂作为我省印刷业龙头企业,它荣耀过、成功过,对未来,企业也报有美好遐想。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进入21世纪,印刷业市场竞争加剧,曾经傲视群雄的行业巨头不断感觉到竞争压力,企业经营几遇难关。怎么办?是故步自封、维持现状,还是勇敢去商海中搏击一番,印刷一厂果敢选择了后者。

2005年起,企业决策层开始修正经营方略,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在计划外业务方面大做文章。企业定下规矩:一方面抓好固定刊物、外埠教材、教辅等长期业务,保证客户不流失;一方面拓展埠外市场,开发国外印刷市场,增加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的市场业务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厂职工凝心聚力,上下一心,将经营决策一以贯之,几经努力,印刷一厂这艘大船再次扬帆远航。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十数年,印刷一厂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创新,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涅槃重生。如今,企业在书刊、包装、塑印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再做行业先锋。今年,印刷一厂还将搬迁新址——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保定基地),产业园包括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科技开发和产业物流四大功能,职工们的工作区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可以实现从印刷产品的出版源头到装订运输的一条龙服务,是我省最具规模的数字印刷产业加工基地。与此同时,与职工们相伴半个世纪的老厂区也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许多老职工都对此依依不舍,何永安老人说:搬迁前还要回厂里看看,我这一辈子都和印刷一厂有关,青春、奉献、热爱……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刻骨铭心。而对搬迁后的现代化新厂区,许多职工也充满期许,年轻的车间主任王冬表示:在科技化新厂区里,我要和工友们一起勤奋工作,希望能见证印刷一厂新的腾飞。

  无论舍与不舍,有些结果总是无法拒绝。就像年初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树青在新年献辞中告诉所有职工的:企业要在探索中行进、在创新路上追寻、在自我完善中觉醒、在体制变革的利刃下破茧成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带着对未来的笃定,让我们期待,印刷一厂在发展的新征途上能再创佳绩、再续辉煌。

 
Copyright ©  2024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5004923号-1     网站建设三金网络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隆兴西路2017号     邮编:071000     电话:0312-5952016     0312-5952090     传真:0312-5952015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0938号